培訓背景:
當今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興起,百年不遇的疫情引發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氣候變化問題愈加受到重視。中國政府宣布在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3060”雙碳目標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和行動方案。
在應對氣候變化、解決能源危機背景下,汽車產業的結構也在發生性變化。本課程圍繞汽車行業的在“雙碳”與數字經濟的背景下,產生哪些影響、如何實現創新發展展開內容。基于“雙碳”戰略基本概念和特征,結合產業發展趨勢,從深入解讀新能源技術趨勢,充分展現汽車行業在“雙碳”背景下的創新核心觀念和主要做法,為學員了解“雙碳”概貌、發展方向,以及汽車企業開展創新、變革思路提供參考,幫助學員更好掌握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課程收益:
了解國內外的“雙碳”戰略脈絡,讓企業和學員能掌握國家政策及國際發展趨勢;結合中國產業特征,推演汽車行業在政策、碳排放核算、碳中和路徑,梳理外部宏觀環境變化脈絡;為學員梳理新能源產業發展狀態,為學員理解新業務趨勢提供思路。
課程對象:企業投資人與股東、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部門經理等
課程方式:講師講授+現場討論+案例介紹+數據分析+模型分析
課程大綱:導入話題:綠色能源發展與新經濟深度融合
第一講:雙碳戰略與產業創新發展
一、“雙碳”戰略的零碳圖景:1.“雙碳”戰略:開啟未來低碳社會;2.“十四五”描繪“雙碳”新藍圖;3.戰略路徑:從碳達峰走向碳中和
二、國際共識:一場全球性的綠色低碳革命
數據:“碳中和”目標:已有54個國家實現碳達峰:1.全球主要國家碳中和路線圖;2.德國:碳中和的政策路徑;3.英國:開啟“綠色工業革命”;4.美國:清潔能源戰略行動計劃;5.日本:2050年綠色增長戰略
三、中國路徑:“雙碳”重塑未來經濟格局:1.能源結構:驅動新舊能源轉換;2.產業結構:能源互聯網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3.消費結構:倡導綠色低碳生活;4.碳市場:碳中和的資本助力;5.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對策建議;中國的“碳中和”:時間緊、任務重;中國CO2排放量位列全球第一;中國經濟發展離不開能源消耗
四、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解讀:1.頂層設計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2.“雙碳”工作的目標和重點任務:明確提出了三個階段的目標;3.“碳達峰”工作的目標和行動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碳達峰關鍵期
第二講:“雙碳”背景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
一、汽車行業的“碳中和”:1.“碳中和”對汽車行業的意義:培育產業鏈新動能;2.汽車行業碳中和的重要性:碳排放增速快、產業鏈長覆蓋面廣、單車輛碳排放強度大;3.汽車行業碳中和的含義:工廠、產品、企業
二、汽車生命周期碳排放標準法規:1.汽車生命周期低碳標準法規體系;2.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標準法規;資料: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對動力電池生命周期的要求;資料:汽車產生命周期低碳管理標準法規
三、汽車碳排放核算方法
模型:乘用車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系統邊界圖:1.車隊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2.乘用車單車輛生命周期碳排放;3.乘用車車隊保有量結構計算方法;4.乘用車車隊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邊界;2020各系別乘用車車企平均碳排放
四、汽車行業碳中和的路徑分析:1.總體技術路線;我國乘用車車隊保有量及銷售預測值;2.碳中和路徑分析
第三講:科技賦能:能源開啟新的革命
一、能源科技帶來的新變革:推動商業與業態的變化:1.能源科技五大浪潮-智能生產、智能設備、生產服務化、智能云系統、數物融合;2.能源科技孵化的四種新業務模式(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生產、柔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3. 能源科技下的業務應用(組建私域系統:建立更專業形象,打磨業務平臺:聚焦有關聯性的領域,降本增效的通用組件與數據中臺)
二、能源互聯網與智慧能源的崛起:1.能源互聯網的驅動力;2.智慧能源對產業的價值;3.國內外能源互聯網的進展:世界各國加速推進能源智能化(美國:“FREEDM”系統與能源網絡集成,歐洲:智能電網標準體系與綜合能源網絡,日本:數字電網建立以智能電網為核心的智慧能源共同體,中國:能源互聯網戰略);4. 能源互聯網政策解讀:能源體制改革,價格政策創新,政策創新
三、“雙碳”交通:重塑城市交通新格局:1.交通碳中和:重構城市交通新格局;2.綠色交通:構建可持續的出行新模式;3.智驅未來:車路協同時代的來臨
總結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