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綜合效率提升(OEE):直播日期:7月15日(上午9:00-11:50,3學時)
課程背景:工業4.0、自動化、機器人……越來越多的生產線正在一步步走向自動化和無人化,所有的生產和交付都是環環相扣按計劃進行,對于計劃的達成率也要求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環節出現停滯,將會導致整條產線的停滯,甚至影響到合同的交付。
如何保證設備的低故障甚至零故障? 如何建立系統性的設備維護體系? 如何有效推進設備維護體系? 這三個問題是企業保障順暢生產所亟需解決的,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生產制造效率達成生產計劃。
根據目前企業設備管理的實際情況,本課程通過“樹立目標、建立樣板、制定標準、全面實施、交叉檢查、持續糾正”的設備綜合效率提升模型,經過理論講解和現場互動,展示設備綜合效率提升的價值,學會設備綜合效率提升的管理思路,建立全面生產維護管理手冊,實現企業順暢生產。
課程收益:通過管理充分發揮設備效能;完成設備的日常點檢、保養;增強自主保全的培訓、管理;提高設備相關人員職業素養;提升管理人員執行監督管理;建立員工確保設備完好認知;實現設備管理不斷持續創新。
課程對象:生產部、倉儲部、品質部、物流部班組長與中高層管理
課程方式:講授+探討+互動+練習
課程大綱:
第一講:設備綜合效率提升OEE的發展和管理體系
一、OEE的起源及演進發展:1、從美國式保養到日本式保養;2、設備綜合效率提升在全世界的推廣和應用;3、未來的發展方向;4、中國政府2025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5、無人化和智能化后生產人員的出路
二、認識設備綜合效率提升:1、使設備總效率OEE最高;2、從最高管理者到基層員工全員參與;3、開展小組自主活動,推進生產維修;4、建立設備生產維修系統(應用設備整個壽命周期);5、與設備有關部門共同推行(規劃/使用/維修部門)
三、設備綜合效率提升管理內涵:1、三全經營理念——全效率、全系統、全員參與;2、三大管理思想:1)預防哲學;2)零化目標(零缺陷)—零災害、零故障、零不良、零浪費;3)全員參與(小集團活動)
四、設備綜合效率提升組成結構:1、兩大基石:1)循序漸進從基礎作起:進行徹底的5S活動;2)全員參與從基層作起:崗位重復小組活動。2、八大支柱:1)個別改善,2)自主保養,3)計劃保養,4)技能訓練。案例:木桶理論:快速解決一個影響較大的設備維護短板,讓大家看到結果,樹立信心。5)初期管理,6)品質保養,7)事務改善,8)環境安全
第二講:設備前期管理、零故障與效率改善
一、設備故障的類型:1、突發型:1)原因易于查明;2)原因和結果的因果關系明顯;3)故障易于解決。2、慢性型:1)很難明確掌握真正原因;2)原因與結果的因果關系不明顯;3)通常不能很快解決故障
二、故障造成的不同影響:1、小缺陷:多個綜合原因形成的出錯隱患;2、中缺陷:造成生產暫停,但能迅速恢復生產;3、大缺陷:徹底停車無法繼續生產
三、設備加速劣化的主要原因:1、潤滑不良,2、灰塵沾污,3、螺栓松弛,4、保溫不良,5、受熱/潮濕
四、制定設備防劣方案:1、劣化傾向管理:1)確定項目:選定對象設備和管理項目;2)制定計劃:設計編制劣化傾向管理表;3)實施與記錄:記錄檢測數據,并畫出傾向管理曲線圖表;4)分析與對策:統計分析找出劣化規律,預測更換和修理周期,提出改善對策。2、設備劣化處理:1)預防劣化策略:正確使用、精心維護、合理潤滑和改善維修;2)測定劣化方法:點檢檢查、故障診斷;3)消除劣化措施:適時修理、技術改造、更新設備。3、實現“0故障”:1)具備基本條件:清掃、加油、緊固等;2)嚴守使用條件;3)消除設備隱患;4)改進設計缺點;5)提高操作技能。工具:零故障的五對策與TPM五支柱關系圖
第三講:有效開展設備自主保養活動
一、自主保養實現并維持設備的最佳狀態:1、使用者第一時間能發現設備狀態的變化;2、使用者通過對設備的自主小保養,避免設備狀態劣化加劇:1)及時補充潤滑油;2)及時發現并擰緊發生松動的螺絲;3)保持設備干凈整潔避免臟污引發故障
二、規范自主保養內容:1.設備清單;2.保養作業指導書;3.設備點檢表。工具:《自主保養設備清單》、《自主保養作業指導書》、《自主保養設備點檢表》
三、展開自主保養活動的步驟
第一步:清理:1)整理:區分必要品和非必品,并將非必要品及時去除;2)整頓:指定必要品的標記和保管場所,確保隨用隨取;3)清掃:將設備清掃干凈,并在清掃的同時檢查設備各參數是否正產,并及時做好緊固螺絲、檢查油液狀態等維護工作
第二步:清潔,建立自助保養標準。工具:《5S現場看板》
第三步:素養,將前兩步形成每日工作的例行行為習慣。工具:《不合理改進清單》
四、現場自主保養的目視管理:1.區域線;2.操作提示板;3標識管理。工具:《目視管理標準》
第四講:強化預防維修,落實設備點檢制
一、設備點檢制:1.點檢制的作用;2.常用的“三位一體”點檢制。工具:《點檢設備清單》、《點檢設備點檢作業標準》、《點檢設備點檢表》
二、設備保障的五層防護線:1.崗位工的日常巡(點)檢;2.專業點檢員的定期點檢;3.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密點檢;4.技術診斷與劣化傾向管理;5.專業人員的精度測試檢查
三、設備點檢制的“八定”:1.定點;2.定法;3.定標;4.定期;5.定人;6.定計劃;7.定記錄;8.定流程
四、設備點檢制的操作步驟:1.定點記錄:逐點記錄積累點檢數據;2.定標處理:按照標準檢查、達不到的點做出標記、加強維護;3.定期分析:每個月將點檢記錄分析一次,按需調整定檢內容;4.定項設計:查出問題,定項定人負責改進;5.定人改進:定人改進就是設計,改進由專人負責到底;6.系統總結:半年小結一次,一年全面總結一次
師資介紹:邱老師——20年資深工廠管理經驗,生產管理實戰專家。